“挖矿”热的进一步发酵,更是加剧了芯片短缺的问题。众所周知,芯片应用涉及到的领域众多,原本供求稳定的情况下,各行各业的发展也相较平稳。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行业的势头之强,信息技术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对芯片的需求占比开始扩大,这对芯片事业的发展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然而,高度的芯片需求对于整体的芯片供应带来了压力,无疑加剧了其他半导体边缘行业的困境。市场原材料的短缺,芯片首先供应于热门行业,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无论是成本增加还是份额减少,都是不小的挑战,许多企业在如此的情形之下生存,可谓是步履维艰。“缺芯潮”袭来,国产替代迎来新的机遇。尽管“缺芯潮”势头猛烈,但对于国产芯片来说不失为一次绝佳机会。通过近期的芯片市场动态不难看出,缺芯对于国产替代所带来的市场推动相当明显,国内许多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导入机会,产品能力和质量能力都具备的公司有机会在这一局势下脱颖而出。缺芯涨价,大浪淘沙,国产企业迎来试错的机会。每一个巨大的市场动向之下,往往会出现新的机遇和生机。缺芯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全球缺芯的原因之一是需求出现新的增长点,除了近期的香饽饽“矿机商”外,汽车电动化、智能化,5G手机产品的渗透率的提高等等,均带来了更多的芯片需求。而原厂在前几年对晶圆半导体市场的保守态度也是造成缺芯的重要因素。全球缺芯涨价对于中小企业的冲击较大,他们往往没有很大的量,因此跟下游厂商根本没有议价的空间。尽管缺芯现象只是短暂的,但Z终能够坚守下来的企业,只能是有技术有产品的企业。这就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如何分析行业的缺芯情况?汽车上游芯片的解决速度相较于消费电子要慢,这取决于汽车电子本身的属性。原因是汽车半导体本身的上游需要长期的论证过程,车规半导体的晶圆产线需要很长的导入验证过程,再加上电动车整体需求的提升,供给端解决相对慢一点。而对于消费电子来说,尽管在“缺芯潮”局势下,芯片供应有所影响,但是国产芯片大力崛起,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消费电子的供应压力。缺芯对国产替代的推动力非常显著,企业敢于尝试,国内公司则有获得试错的机会,前装导入进去好用,就会继续用,但如果验证过后发现稳定性各方面不达标,依然也会被淘汰。从国产化的角度来看,推进国产芯片技术的发展,关键的卡脖子领域要国产化,这才是解决芯片问题的根本办法。毕竟,芯片技术一直都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杆。
深圳市龙华区新区大道安宏基天曜广场A座32层A-D1单元
13590198211(万女士)
86-0755-28235550 86-0755-23271698
sales@recadata.com www.recadata.com
13590198211
0755-28235550